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黄炜鑫
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在首都维多利亚接见中国第19批援塞医疗队。医疗队供图
“中国援塞医疗队是塞中友谊的桥梁和使者,为塞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7月4日,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在首都维多利亚接见中国第19批援塞医疗队时,对队员们的无私付出表示感谢。他表示,明年是塞中建交50周年,希望双方在公共卫生、直航、旅游、贸易等领域开展更广泛合作。
今年是中国援塞舌尔医疗队派遣40周年。40年来,一批批医疗队员以仁心仁术护佑当地民众健康,在异国海岛谱写援外医疗的动人篇章。2023年5月,第19批6名队员抵塞开展为期两年的援外工作,用大爱无疆的医者担当架起中塞民心相通的友谊桥梁。
“让我在家门口就得到了最好的治疗”
医疗队队员宋飞在义诊现场接受患者咨询。医疗队供图
28岁的安德烈奥·朱伯特饱受左侧腹股沟疝困扰长达5年,在塞舌尔传统医疗体系下,他只能排队等待创伤较大的常规手术,或自费出国接受腹腔镜手术。医疗队队员、普外科专家宋飞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困局。
2025年5月7日,宋飞成功为朱伯特实施塞舌尔首例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仅耗时30分钟。“我难以支付国外治疗的费用,中国医生让我在家门口就得到了最好的治疗。”朱伯特难掩激动地说道。塞舌尔卫生保健局首席执行官丹尼·卢旺日说:“希望中国医疗队能把更多优秀技术传授给本国医生,为国民健康保驾护航。”
术后第10天,医疗队队员张久超为李伟麟做检查。医疗队供图
塞华人联合会前主席李伟麟今年已97岁高龄。老人的股骨颈骨折曾被当地医生视为“无法实施的手术”。医疗队队员、骨科专家张久超克服高龄手术风险,在其受伤48小时内完成了股骨头置换术,术后两天患者即可下地行走。李伟麟激动地说:“感谢祖国医疗队的全力救治,让我重获行动能力,更感受到祖国的关怀和温暖。”
“让我们在外岛也能获得及时救治”
医疗队队长卓晓青与当地医护人员在查房。医疗队供图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医疗队队长、心内科专家卓晓青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在普拉兰、拉迪格等外岛,受海峡阻隔和交通条件限制,急性心梗患者转运至主岛维多利亚医院的时间常超10小时,极易错过黄金救治期。卓晓青主导建立了“24小时远程溶栓救治通道”,整合现有通讯和医疗资源,实现维多利亚医院心内科诊疗能力对外岛的实时覆盖。在援塞两年间,该通道成功为10余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实施远程指导下的溶栓治疗,将从患者发病到闭塞血管被溶栓药物成功开通的平均时间缩短至4小时。一位获救患者家属感动地说:“中国医生让我们在外岛也能获得及时救治。”
2024年3月24日,普拉兰岛发生一起严重的巴士侧翻事故,直升机迅速将重伤者转运至主岛医院进行治疗。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医疗队队员、影像科专家孙世宁和他的团队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投入到争分夺秒的工作中,这是一场与死神的较量。孙世宁利用他在影像科的专业技能,2小时内为30多位受伤乘客完成相关检查并出具报告。
医疗队队员孙世宁为患者做影像检查。医疗队供图
“这些及时的影像资料为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维多利亚医院院方评价道。援塞两年间,孙世宁完成超声约5000人/ 次,X线约11000人/次, CT报告约1000份, MRI约200份,用专业守护着当地民众健康。
“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医疗队在当地首次开展系统性针灸培训。医疗队供图
每周三下午,诊室变成“中医课堂”,十余名当地医护人员围绕在医疗队队员、针灸科专家王天达身边,认真学习取穴定位、针刺手法等中医技术。这是援塞医疗队在当地开展的首次系统性针灸培训。“刚开始有点害怕,但看到中国医生娴熟的技术,我慢慢有了信心。”参加培训的护士莎拉说。
“我们主要选择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见效快的穴位和疗法,这样更适合当地医疗条件。”王天达说,培训非常注重因地制宜,内容涵盖头痛、腰痛、关节炎、中风病等塞舌尔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案。
卢旺日说:“技术培训让当地医护人员掌握了一门实用的诊疗技能,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据悉,首批学员结业后将在各自工作单位开展针灸治疗,让更多塞舌尔民众受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天达说,“我们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帮助当地培养医疗人才,这样才能真正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随着培训的持续开展,这根连接中塞两国的“银针”,正在编织起更加紧密的健康合作网络。
“中国方案”守护海岛健康
医疗队首次赴普拉兰岛开展义诊并向当地医院捐赠物资。医疗队供图
在塞舌尔,中国医疗队创造了多个“首次”:首次赴外岛普拉兰岛开展义诊,为交通不便的居民提供B超、心脏彩超检查和针灸治疗;首次组织中塞远程会诊,邀请国内专家为复杂病例提供诊疗方案,实现患者资料传输与专家远程诊断;首次将关节专科医师引入援塞队伍,缩短当地患者关节置换等待时间……
“中国医疗队在塞提供技术援助,捐赠医疗设备物资,为提升塞医疗卫生水平贡献力量,期待两国在现有合作基础上,继续探索合作新方向。”在塞舌尔卫生部为第19批中国医疗队举办的送别表彰会上,卫生部部长维多代表塞政府表示衷心感谢,向医疗队队员一一颁授荣誉证书。
“印度洋的湛蓝下,援塞医疗远不止诊疗。”医疗队队员、影像科专家刘志健说,在湿热诊室与海岛巡诊中,我们传递技术,更被当地人的坚韧乐观治愈。面对有限资源,共同寻找解决方案的默契,超越了语言。这片碧海蓝天与淳朴生命,赠予我们关于医者仁心与生命尊严最深刻的回响。“救死扶伤,传递情谊,为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诠释医者仁心,践行大国担当!”
据悉,第19批援塞医疗队于7月9日启程回国,第20批援塞医疗队已抵达塞舌尔接过接力棒,将继续书写中塞友谊的新篇章。
合肥股票配资,前三配资公司,10大股票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