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海东
7月8日,金日成逝世31周年。这一天,是朝鲜的两个“民族最大追悼日”之一;另一个是金正日逝世的12月17日。
7月8日零时,金正恩率朝鲜党政军高官参谒锦绣山太阳宫(上图)。这些高官包括劳动党Z央、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内阁及各委员会和省的负责干部,以及武力机关指挥人员。细化一点儿说,就是劳动党Z央副部长以上、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以上、内阁各省相以上、朝军各总局副局长以上、朝军各大联合部队(含军种、军团)主官。
参谒队伍的第一排,是劳动党“四常”,除金正恩外,朝媒报道的顺序是朴泰成、崔龙海、赵甬元。这是6月下旬劳动党八届十二中全会以来朝鲜高层的首次集体亮相,证明了一些我们此前的判断,也解答了此前的一些不确定问题。
按通常惯例,这类参谒活动一般是次日报道,如下图所示。
但今年是少见的例外。零时参谒,早晨即已见于《劳动新闻》和朝中社官网。这种当天活动当天报,在朝媒报道的体例中就算是“即时”。为什么?不知道,因为这种事情不是当时可以看出来的,元帅的用意要过段时间才会显现出来。当然,我们是有一些看法的,但这些看法只是不成熟的推测,暂且搁下不提。
来说说与“四常”有关的事儿。6月下旬劳动党八届十二中全会的消息出来后,在朝媒发布的图片中,主席台第一排是五位——金正恩居中,左手侧是朴泰成、崔龙海,右手侧是赵甬元、李熙用(上图)。
在李炳哲元帅已经被确认退出“五常”、担任负责军需政策总顾问,且会议消息未公布“组织问题”细节的前提下,有人认为,现任中央书记兼中央检查委员会委员长李熙用可能递补了李帅的位置,仍然是“五常”结构。我当时明确否认了这种看法,认定李熙用未入常,朝鲜从“五常”变成“四常”;详见一文,不赘述。7月8日元帅率众参谒锦绣山太阳宫的情况,证明我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
很多人之所以会看错,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是按照习惯看法,用我们这边的一般情况去套朝鲜的现实。这其实是常态,甚至是一种下意识、不自觉,但我曾经多次在文章中提过,这种习惯性的“套”其实是套不准的。
金正恩时代有属于这个时代的一套规矩,它甚至不能用前两代的规矩去套来看,遑论国外经验。这些规矩是实用性的,比如2021年1月劳动党八大修改后的新党章规定,政Z局开会可以根据议题按需决定参会人员、不一定非要全体都到;等等。这些规矩,表现在大家熟悉的利益排位上,经常会表现出某种“反常”,让外界觉得他家内部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变化,比如八届十二中全会坐到前排的李熙用,比如近期在外事场合经常列在首位的外务相崔善姬。外界眼中的“反常”,实际是朝鲜的常态,只要长期追踪观察,是可以摸清这些规律的。我曾经跟IN朝鲜的同事们开玩笑说,要搞清楚朝鲜这些会议、活动的座次排序,只需要去问问负责安排这些会议或活动的金与正和玄松月,没有人比他们再清楚了。但现在,IN朝鲜团队的各位已经基本具备了这个能力,绝不会把“四常”错认为“五常”。
这套规矩中的礼仪排序部分,我在几年前将它命名为“功能性排位”。这要结合朝鲜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会议或活动的主题、朝鲜当前的工作重点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这种结论绝大多数时候是正确的,会被后来的事实所证明。
在朝媒发布的图像资料中,经常隐含着许多信息;这些信息不光是人事安排上的,还有透过人事安排体现的政策甚至政策取向信息。在金正恩时代,尤其是正式进入“金正恩新时代”以来,按需灵活用人、干部能上能下已经成为常态。纵观劳动党八大以来的情况,除了元帅本人之外,基本没动的也就是代行部分国家元首职能的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龙海了;而在这次参谒中,崔龙海在“四常”中的位置甚至超过了此前排在他前面的赵甬元。这也是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八届十二中全会的时候,赵甬元排位还在崔龙海之上。那么,这两周左右发生了什么?无非两种可能性,一是真的发生了变化,二是按照这次参谒中“四常”各自代表的领域进行的功能性排位;这两种可能性,都需要后续信息加以验证。
截至本文发稿时,尚未看到KCTV关于此次参谒的视频,而《劳动新闻》、朝中社官网都只发布了一张图片。尽管图像信息极为有限,但其中还是透露了大量的信息,有些甚至很有意思,在这里不一一解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找看。
合肥股票配资,前三配资公司,10大股票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